耐火材料
第二章耐火材料生产基本工艺原理
耐火材料的干燥
2.4.1 干燥过程
1.概述
许多成型后的砖坯含水量较高,强度较低,不便堆码和烧成,必须经干燥后排除其
中游离水分,强度得到提高,才可装车入窑。有些成型后含水量已很低的砖坯,虽可码放
适当高度,直接入窑,但入窑后也必须首先经过此干燥阶段。
砖坯的干燥是热湿传递过程,是利用热空气或热废气将热量传递给砖坯,砖坯受热
后温度升高,水分由砖坯内扩散逸出。由此可见热、湿传导方向是相反的。砖坯的干燥速
度由砖坯内传导和外传导相对速度较慢的一方控制。
干燥初期,内传导速度较快,干燥速度取决于外传导,取决于干燥介质所能带走的
水分量。干燥后期,内传导速度较慢,外传导速度较快,干燥速度取决于坯体内残余水分
向坯体表面扩散的速度。
2.干燥过程
干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阶段一般加热阶段时间很短,坯体温度上升到湿球温度。(即内部的水扩散到坯体表面)此阶段中水分和自坯体中排出水量变化不大。
第一阶段是干燥过程中最主要的阶段,此阶段排山大量水分,在整个阶段中,排出速度始终是恒定的,故称等速干燥阶段。在此阶段中,水分的蒸发仅发生在坯体表面上,干燥速度等于自由水面的蒸发速度,故凡足以影响表向-蒸发速度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干燥速度。因此,在等速干燥阶段中,干燥速度与坯体的厚度(或粒度)及最初含水量无关,而与干燥介质(空气)的温度、湿度及运动速度有关。
第二阶段是降速干燥阶段,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或坯体含水量的减少,坯体表面的有效蒸发面积逐渐减少,干燥速度逐渐降低。此时,水分从表面蒸发的速度超过自坯体内部表面扩散的速度,因此干燥速度受空气的温度、湿度及运动速度的影响较小。水分向表面扩散的速度取决于含水量、坯体内部结构(毛细管状况)、水的黏度和物料性质等。通常非塑性和弱塑性料水分的内扩散作用较强。粗颗粒比细颗粒的强,水的温度越高,扩散也越容易。
第三阶段是干燥停止阶段,最后干燥速度逐渐接近零,最终坯体水分不再减少。当空气中干球温度小于100℃时,此时保留在坯体中的水分称为平衡水分。这部分水分被固体颗粒牢固地吸附着。平衡水分的多少,取决于物料的性质、颗粒大小和干燥的温度与相对湿度。
-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期初考试(物理)
- 英制平行管用螺纹PF(G)
- 201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英语试题(Word版)
- 清华大学凸轮机构讲义
- 泗阳县众兴镇五里村第七、第八小组村民诉泗阳县人民政府违法征用土地纠纷案二审行政裁定书
- modbus32 modsim32 使用说明
- 80、90后值得回忆的经典电视剧,童年的回忆,值得一辈子收藏(完全汇总)之er
- 同价位最强,日系纯进口SUV斯巴鲁森林人硬刚新奇俊
- 幼儿园设计
- Timken轴承寿命和轴向调节
- 《建筑结构试验》开卷考试试题
- 中国古代礼仪的小故事
- 气质类型测试
- 水滴PPT模板
-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写》课件2013